新闻动态

首页-新闻动态

发现总氮数据上涨我们该怎么做?

       未标题-1.jpg

       作为一名污水处理人员,面对总氮(TN)数据上涨的问题,我们di一时间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应对。以下列举了一些常用的操作技巧。以及对相应的实际案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,旨在为环保污水从业人员提供实用的参考和指导。

1. 氨氮超标导致的TN超标

1.1 有机物导致的氨氮超标

指标参数

- 进水氨氮(NH4-N):通常应控制在30 mg/L以下。

- 曝气池溶解氧(DO):应维持在2-4 mg/L。

- pH值:适宜的pH范围为6.5-8.5。

调试原因:

大量碳源进入A池,反硝化利用不了,进入曝气池,导致硝化反应受限制,氨氮升高。这是因为硝化细Jun是自养菌,代谢能力差,氧气被争夺,形成不了优势菌群,所以硝化反应受限制,氨氮升高。

操作技巧:

- 立即停止进水进行闷爆、内外回流连续开启。

- 停止压泥保证污泥浓度。

- 投加PAC增加污泥絮性、投加消泡剂消除冲击泡沫。

举例说明:

在一家食品加工厂的污水处理站,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碳废水,导致A池碳源过剩,氨氮浓度升高至50 mg/L。通过停止进水并开启闷爆模式,并调整回流比至200%,同时投加PAC和消泡剂,经过24小时处理,氨氮浓度降至30 mg/L以下。

1.2 内回流导致的氨氮超标

指标参数:

- 内回流比(r):理想值为200-400%。

- 缺氧区DO:应控制在0.5 mg/L以下。

调试原因:

内回流泵故障或选型不当,导致A池中硝态氮降低,大量有机物进入曝气池,氨氮升高。这是因为内回流导致的氨氮超标也可以归到有机物冲击中,因为没有硝化液的回流,导致A池中只有少量硝化细Jun,无法有效硝化。

操作技巧:

- 检修内回流泵。

- 减少进水流量,进行闷爆。

- 如有必要,投加同类型污泥以加快系统恢复。

举例说明:

一家纺织厂污水处理站内回流泵出现故障,导致氨氮浓度上升至70 mg/L。及时检修并减少进水流量,同时从附近的污水处理厂紧急调运同类型污泥,经过48小时处理,氨氮浓度恢复至正常水平。

2. 缺少碳源导致TN超标

指标参数:

- CN比:理想值为4-6。

- 进水COD:应与TN保持适当比例,以支持反硝化过程。

调试原因:

在硝化反硝化过程中,去除TN要求的CN比理论为2.86,但是实际运行中CN(COD:TN)比一般控制在4~6,缺少碳源,是我目前遇到很多朋友TN不达标的zui多的原因之一。

操作技巧:

- 按CN比4~6,投加碳源。

举例说明:

一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冬季由于进水温度低,导致反硝化效率下降,TN浓度上升。化验室分析发现CN比仅为2,操作人员按CN比4-6的标准,投加甲醇作为碳源,逐步将TN浓度控制在15 mg/L以下。

3. 内回流r太小导致TN超标

指标参数:

- 内回流比(r):理想值应在200-400%之间。

调试原因:

AO工艺的脱氮效率和内回流比成正比。根据脱氮效率公式,内回流比r越大脱氮效率越高,有些污水处理内回流泵部分损坏或者选型太小,会导致脱氮效率低。

操作技巧:

- 提高内回流比r在200~400%。

举例说明:

某石化企业污水处理站由于内回流比过低,导致TN去除效率不高。通过增加内回流泵的流量,将回流比提高至300%,TN浓度从30 mg/L降至20 mg/L以下。

4. 反硝化池环境破坏导致TN超标

指标参数:

- 反硝化池DO:应低于0.5 mg/L。

- 反硝化池pH:适宜范围为6.5-8.0。

调试原因:

反硝化池DO大于0.5,破坏了缺氧环境,使兼性异养菌优先利用氧气来代谢,硝态氮无法脱除,整体导致TN的升高。

操作技巧:

- 调小内回流比或关小内回流处曝气。

- 减少进水与水面的高度差,避免跌落充氧。

举例说明:

一家肉类加工废水处理厂由于反硝化池DO过高,导致TN去除效率下降。操作人员通过调整内回流比和减少进水高度差,将DO降至0.3 mg/L,TN浓度也随之降低。

5. 进水含n杂环有机氮导致TN超标

指标参数:

- 有机氮浓度:应通过预处理降低至可生化降解水平。

调试原因:

有些含氮有机物,普通的生化无法破环,导致无法脱除,这种情况比较少见,主要是某一类废水上,这种情况下主要是工艺选型问题,没有考虑有机氮氨化(有机氮转化成氨氮)的过程。

操作技巧:

- 增加水解酸化预处理。

- 对于水解酸化无法破环的有机物,增加高级氧化预处理。

举例说明:

某制药厂废水中含有大量杂环有机氮,导致TN难以达标。通过增加水解酸化和高级氧化预处理,有效降低了有机氮浓度,使TN达标排放。

结语  

       面对总氮数据的上涨,污水处理厂的技术人员在调试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,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。通过上述的操作技巧和实际案例,希望能为环保污水从业人员提供实用的参考和指导。在实际操作中,还需结合具体情况,灵活调整策略,以达到zui佳的处理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