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首页-新闻动态

干货 | SV30下10种污泥形态的全面描述

未标题-111.jpg

     以下是对污泥形态的描述,每种形态都从压实性、絮体形成、沉降比(SV的观察)、泥水界面清晰度、上清液清澈度、SV30上清液液面、大小颗粒、挂壁现象、色泽、松散程度、卷毡度、气泡等方面进行观察:

  1. 正常形态:  

  - 压实性:絮体结构紧密,沉降后形成的污泥层较为密实。

  - 絮体形成:絮体形成速度快,形态大,边缘清晰。

  - 沉降比(SV的观察):5分钟内沉降比达到80%左右,生活污水SV30范围为15%~30%。

  - 泥水界面清晰度:泥水界面清晰,界限明显。

  - 上清液清澈度:上清液清澈,无悬浮颗粒。

  - SV30上清液液面:液面无油状物、浮渣、气泡。

  - 大小颗粒:絮体大小均匀,无明显大颗粒或小颗粒悬浮。

  - 挂壁现象:量筒壁无挂壁现象。

  - 色泽:污泥呈黄褐色,色泽均匀。

  - 松散程度:絮体结构紧密,不松散。

  - 卷毡度:絮体卷毡度适中,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。

  - 气泡:无明显气泡附着。

  2. 污泥解体的形态:  

  - 压实性:絮体结构松散,沉降后形成的污泥层较为松散。

  - 絮体形成:絮体形成速度慢,形态小,边缘不清晰。

  - 沉降比(SV的观察):沉降比低,上清液浑浊。

  - 泥水界面清晰度:泥水界面不清晰,界限不明显。

  - 上清液清澈度:上清液浑浊,含有悬浮颗粒。

  - SV30上清液液面:液面可能有油状物、浮渣。

  - 大小颗粒:存在大量微细化的细小颗粒。

  - 挂壁现象:量筒壁可能有挂壁现象。

  - 色泽:色泽可能发暗或不均匀。

  - 松散程度:絮体结构松散,容易解体。

  - 卷毡度:絮体卷毡度差,吸附性能下降。

  - 气泡:可能存在气泡附着。

 3. 污泥中毒的形态 :

  - 压实性:絮体结构受损,污泥层可能较为松散。

  - 絮体形成:絮体形成受阻,形态可能不规则。

  - 沉降比(SV的观察):沉降比可能异常,上清液可能浑浊。

  - 泥水界面清晰度:泥水界面可能不清晰。

  - 上清液清澈度:上清液可能浑浊,含有悬浮颗粒。

  - SV30上清液液面:液面可能有油状物、浮渣。

  - 大小颗粒:可能存在大小不一的颗粒,絮体可能受损。

  - 挂壁现象:量筒壁可能有挂壁现象。

  - 色泽:色泽可能异常,如发黑或失去正常色泽。

  - 松散程度:絮体结构松散,絮体受损。

  - 卷毡度:絮体卷毡度差,吸附性能下降。

  - 气泡:可能存在气泡附着。

  4. 污泥膨胀的形态:  

  - 压实性:絮体结构松散,污泥层密实度差。

  - 絮体形成:絮体形成可能受阻,形态可能不规则。

  - 沉降比(SV的观察):沉降比高,上清液可能澄清。

  - 泥水界面清晰度:泥水界面清晰。

  - 上清液清澈度:上清液澄清。

  - SV30上清液液面:液面无异常。

  - 大小颗粒:可能存在丝状菌引起的大颗粒。

  - 挂壁现象:量筒壁无挂壁现象或有轻微挂壁。

  - 色泽:色泽可能正常或异常。

  - 松散程度:絮体结构松散,膨胀。

  - 卷毡度:絮体卷毡度差,吸附性能下降。

  - 气泡:可能存在气泡附着。

  5. 污泥老化的形态:  

  - 压实性:絮体结构紧密,污泥层密实度增加。

  - 絮体形成:絮体形成缓慢,形态小。

  - 沉降比(SV的观察):沉降比正常或偏低,上清液清澈。

  - 泥水界面清晰度:泥水界面清晰。

  - 上清液清澈度:上清液清澈。

  - SV30上清液液面:液面无异常。

  - 大小颗粒:絮体均匀,无大颗粒或小颗粒悬浮。

  - 挂壁现象:量筒壁可能有挂壁现象。

  - 色泽:污泥色泽发黑,失去正常色泽。

  - 松散程度:絮体结构紧密,不易解体。

  - 卷毡度:絮体卷毡度适中,但可能老化。

  - 气泡:无气泡附着。

 6. 营养不足的形态:  

  - 压实性:絮体结构松散,污泥层密实度差。

  - 絮体形成:絮体形成受阻,形态小。

  - 沉降比(SV的观察):沉降比偏低,上清液浑浊。

  - 泥水界面清晰度:泥水界面不清晰。

  - 上清液清澈度:上清液浑浊,含有悬浮颗粒。

  - SV30上清液液面:液面可能有油状物、浮渣。

  - 大小颗粒:絮体受损,大小不一。

  - 挂壁现象:量筒壁可能有挂壁现象。

  - 色泽:色泽发暗或不均匀。

  - 松散程度:絮体结构松散,絮体受损。

  - 卷毡度:絮体卷毡度差,吸附性能下降。

  - 气泡:可能存在气泡附着。

  7. 曝气过度的形态 :

  - 压实性:絮体结构松散,污泥层密实度差。

  - 絮体形成:絮体形成受阻,形态小。

  - 沉降比(SV的观察):沉降比偏低,上清液清澈。

  - 泥水界面清晰度:泥水界面清晰。

  - 上清液清澈度:上清液清澈。

  - SV30上清液液面:液面有黄色的浮渣。

  - 大小颗粒:絮体均匀,无大颗粒或小颗粒悬浮。

  - 挂壁现象:量筒壁可能有挂壁现象。

  - 色泽:污泥色泽发黄或金黄色。

  - 松散程度:絮体结构紧密,不易解体。

  - 卷毡度:絮体卷毡度适中,但可能老化。

  - 气泡:有气泡附着。

  8. 负荷过高的形态:

  - 压实性:絮体结构松散,污泥层密实度差。

  - 絮体形成:絮体形成受阻,形态小。

  - 沉降比(SV的观察):沉降比偏高,上清液混浊。

  - 泥水界面清晰度:泥水界面不清晰。

  - 上清液清澈度:上清液混浊,含有悬浮颗粒。

  - SV30上清液液面:液面可能有油状物、浮渣。

  - 大小颗粒:存在大量微小絮体。

  - 挂壁现象:量筒壁可能有挂壁现象。

  - 色泽:色泽异常,如发暗或不均匀。

  - 松散程度:絮体结构松散,絮体受损。

  - 卷毡度:絮体卷毡度差,吸附性能下降。

  - 气泡:可能存在气泡附着。

  9. 丝状菌膨胀的形态:  

  - 压实性:絮体结构松散,污泥层密实度差。

  - 絮体形成:絮体形成受阻,形态不规则。

  - 沉降比(SV的观察):沉降比高,上清液轻度浑浊。

  - 泥水界面清晰度:泥水界面基本清晰。

  - 上清液清澈度:上清液轻度浑浊。

  - SV30上清液液面:液面无异常。

  - 大小颗粒:可能存在丝状菌引起的大颗粒。

  - 挂壁现象:量筒壁无挂壁现象或有轻微挂壁。

  - 色泽:色泽可能正常或异常。

  - 松散程度:絮体结构松散,膨胀。

  - 卷毡度:絮体卷毡度差,吸附性能下降。

  - 气泡:可能存在气泡附着。

 10. 污泥负荷过高的形态:

   - 压实性:絮体结构松散,污泥层密实度差。

   - 絮体形成:絮体形成受阻,形态小。

   - 沉降比(SV的观察):沉降比正常,上清液浑浊。

   - 泥水界面清晰度:泥水界面清晰。  

   - 上清液清澈度:上清液浑浊,含有悬浮颗粒。

   - SV30上清液液面:液面可能有油状物、浮渣。

   - 大小颗粒:絮体受损,大小不一。

   - 挂壁现象:量筒壁可能有挂壁现象。

   - 色泽:色泽异常,如发暗或不均匀。

   - 松散程度:絮体结构松散,絮体受损。

   - 卷毡度:絮体卷毡度差,吸附性能下降。

   - 气泡:可能存在气泡附着。

这些形态的观察和分析对于污水处理厂的日常运行管理至关重要,它们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及时调整工艺参数,以确保污水处理过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。